栏目分类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2-03 14:32 点击次数:83
1月28日晚上,正值除夕,“今年是我的最后一年春运,挺幸运,是个暖冬,伙计们,开工!”点完名,广铁集团长沙车务段益阳运转调车长李建国身姿挺拔地站在驼峰平台上。这是他的最后一个春运,60岁的他即将退休,将这份对铁路工作的不舍化为站好最后一班岗的动力。
今年60岁的李建国早已头发斑白,眼神却锐利如鹰,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工作。他那被寒风吹得干裂的嘴唇,不时呼出团团白气,声音却通过对讲机清晰有力地传出:“调车长明白!”这个晚班最后一勾活干完,除夕过去,新年来了,太阳升起来了,他也该下班了,这是老李最后一个春运,除夕一过,老李掰掰手指头,数的清还有几天退休了。
站场外的街道旁,喜庆的氛围笼罩着大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围坐在一起共享团圆饭时。李建国和他的调车组组员们却在万家灯火中逆行。
每至春节粮专线取送车数猛增,大量的电煤车蜂拥而至,其中夹杂着许多其他货物的车辆,需重新整备成组及时取送,保障益阳市区的粮电安全。这正是一年中调车作业最繁忙的时候。
随着“推进信号好,十车、五车、三车……停车!”的指令响起,连结员王民兵在前方领道驶向益阳粮库专用线。一次粮专线取送作业需要一个小时,他要在车梯上爬乘二十分钟,期间全靠手臂挽在车梯上,对体力消耗极大。今年虽然是个暖冬,但是夜半时分光秃秃的铁路线降温幅度大、益阳运转编组场又是被两侧高楼和护坡包夹的风口,在股道里比外面至少低5度,冷风携寒露迅速蔓延,给车梯挂上了一层薄霜,爬在车梯上寒意几分钟就能穿过棉衣,让人避无可避。在作业繁忙的冬季,一个晚上这样的取送作业时常要进行两次,作业完毕之后,许久手脚都是僵硬的。
一个晚班,除粮专线取送车外占用的两小时外,调车组还需要进行近八个小时的解体、编车作业。进行了一晚上的调车作业,天刚蒙蒙亮,室外温度接近零下,益阳运转编组场仿佛一个巨大的“冰柜”,寒风裹挟着冷意肆意穿梭。
在李建国身旁是他的徒弟,03年出生的连接员邱怡夫,刚满 21岁,青涩的脸庞已冻得红扑扑的。只见他紧了紧身上略显肥大的棉衣,又将手上的手套往上拉了一点,在得到溜放信号好的指令后,他迅速走向车体,核对车号,检查防跳插销是否撤除,风管是否摘开,确认好后迅速抓起提钩杆,打开车钩,完成一勾溜放作业。动作利落丝毫没有年轻人的畏难与拖沓。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不在家过年,他有些想家:“这才开始呢!一想到以后这么多年都要坚守,怎么能一开始就退缩呢?我师父都能坚持,我也可以!”。
这个除夕夜,益阳运转站场,机车的轰鸣声、对讲机的呼叫声交织回荡,奏响一曲属于他们的“春运交响曲”。这群铁路人在天寒地冻中坚守,虽缺席家中团圆饭桌,却守护着千家万户的温暖,保障物资运输,让这个春节年味更浓。就像寒夜中最温暖的光,沿着冰冷铁轨,将温暖、团圆与希望,传递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潇湘晨报记者黎棠 通讯员陈振兴 李悦
举报/反馈Powered by 大发网上说带回血是真的吗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